前段时间,一则标题为《天天上网,没听过这些?》的短视频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线,向广大网民普及反诈骗知识,一经上线就收获了2.4万次观看、115条弹幕和146条评论。
《天天上网,没听过这些?》短视频
据了解,这个短视频是由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委网信办联合余杭辖区企业共同制作的,虽然时长不足3分钟,却是通过互联网开展的一次基层理论宣讲,将“余杭好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拥有着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等众多创新企业和创业平台的余杭,俨然已是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作为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先行地,余杭敏锐地捕捉到信息化“风口”,创新推出“虚拟+现实”的崭新宣讲方式,通过以视频为代表的可视技术、以二维码为代表的链接技术,让基层理论宣讲融入了这个时代的特色。
打开手机App,宣讲视频立即弹出,指尖轻点之间,理论政策随走随听,一个可移动的学习课堂尽在“掌”握……可以说,在余杭,基层理论宣讲已变得更加高效便捷、更加贴近群众。
大喇叭变随身听,宣讲阵地不落幕
晚上7点,家住余杭区闲林街道云栖村的徐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躺在自家沙发上用手机刷起了微信。可他看的不是朋友圈,而是一篇名为“指尖课堂”的基层理论宣讲帖。
“指尖课堂”是闲林街道通过“闲林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的网络宣讲课,一月发布两期,徐冬是它的忠实粉丝:“‘指尖课堂’不像线下的宣讲课,它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只要有手机,随时随地都能看。”
“在哪里讲”“什么时候讲”是当下理论宣讲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余杭搭乘“互联网+”的翅膀,把理论宣讲阵地“搬”进了群众的手机里。
据悉,余杭在“学习强国”杭州学习平台首开“基层宣讲-余杭好声音”栏目,在“余杭发布”“FM1021余杭之声”微信公众号、“看余杭”App等两微一端也开辟“理论达人云宣讲”专栏,打造“永不落幕”的理论宣讲阵地。
余杭区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说,这种大小兼备、见微知著的内容组合,是结合了中央精神、地方实际和群众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宣讲内容,实现受众的“各取所需”。
同时,余杭网络讲师的多元化和内容的多样性,也让网络宣讲朝着综合性“大课堂”方向阔步前行。
目前,余杭拥有网络宣讲员近500名,受众人群超过300万,每年举办“余杭好声音”各类网络宣讲活动近2000场,观看量达800余万人次。余杭这支“学习大军”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下一步,余杭区将进一步探索运用“互联网+宣讲”新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充盈互联网时代的“田间地头”,让理论学习宣讲“乘云”飞入寻常百姓家。(浙江网信办供稿)